樂居買房訊 近日,多地突然曝出項目業主聯合發布強制停繳貸款聲明的事件。短短幾天內,被媒體報道的停貸項目數量已超過100個,且仍在持續增加。該事件在行業激起軒然大波,并迅速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樂居隨即在全國各地展開了調查。
超50盤已發布停貸告知 鄭州成“重災區”
“停貸事件”發生以來,有關全國停貸項目數量的說法眾說紛紜。有媒體報道稱達到百盤,也有網絡廣泛流傳的表格顯示已超過200個。
以上述信息為基礎,在排除一些顯然存在謬誤的樓盤之后(如已正常交付),樂居全國主要城市通過業主采訪開展信息核實。截至7月14日晚,已證實50多個樓盤全體(或多數)業主共同發布了停貸聲明,后續不排除數量繼續增加。
根據統計結果,有接近半數的宣告停貸項目位于河南,尤以鄭州最甚,共涉及15個樓盤。近兩年來,鄭州爛尾房維權事例頻頻見諸報端,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21年鄭州延期交付面積占總成交面積的28%,共274個項目涉及停工、延期交付等問題。
統計還顯示,長春、武漢、昆明等二線城市也出現多個項目業主強制停貸的情況,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也有項目被曝光。
而從開發商品牌來看,恒大、陽光城、融創等上半年爆雷房企不出意料地“上榜”,其中恒大名下共16個項目涉及停貸糾紛,遠多于其他品牌房企。
江西打響停貸“第一槍” 2021年為項目停工高發期
根據調查統計,6月30日,江西景德鎮恒大瓏庭項目全體業主打響“強制停貸”第一槍。據了解,該項目預計2023年8月底交付,目前已停工一年,雖中途有復工跡象,但離交付標準仍相去甚遠。
目前已公開停貸的項目主要分為“已延期交付”和“未到交付時間,但客觀因素顯示爛尾風險大”兩種情況。50余個已宣告停貸項目中,屬于已延期交付情況的,延期時間為1個月至4年不等。例如福州天澤奧萊時代,原定2018年交付,至今延期已有4年。鄭州啟福城延期交付同樣達到4年,停工更是長達8年之久。
根據調查,被曝停貸項目基本處于全面停工或僅有零星團隊進場施工狀態,2021年是停工高發期。業主們在告知書中表示,如在要求的時間節點到來前,項目仍未復工或交付,則業主將停繳貸款。停繳時間多集中在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間。
銀保監會回應停貸潮 西安新政“劍指”延期交付
停貸事件涉及放款銀行眾多,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政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等。隨著事件持續發酵,多家銀行從7月14日中午起陸續發布公告予以回應,表示停貸涉及規模較小,總體風險可控。
公告還普遍指出將密切關注合作企業和樓盤情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客戶服務工作,與客戶做好溝通,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7月14日晚,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將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加強與住建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工作協同,支持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同日晚些時候,西安發布《關于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問題工作措施》(下稱“《措施》”),成為本次事件中首個正式回應的省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措施》對土地出讓、工程建設、預售管理等各個鏈條加強監管,尤其是針對強制停貸的源頭之一銀行監管提出了規定:商業銀行違反預售資金監管協議,未經轄區住建部門核實同意,擅自撥付監管資金的,應當負責追回資金;無法追回的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采訪時指出,西安新政對于預售資金監管的表述內容最多,所以其是此次政策的核心點。其中,資金全額入賬、嚴格撥付標準、夯實銀行責任是此次購房者提出的要求;而強化技術支撐、加強財務核對是創新內容。“說明管理層當前對于此類預售資金監管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助于更好落實資金監管的工作。”(完)
樓盤點評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