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嚴可仕表示,在今年的兩會期間,他關注到“三孩”政策配套話題,并建議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亟需加強住房支持、減輕購房者經濟負擔。
具體而言,嚴可仕提交了《關于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支持住房剛性和改善性需求的建議》,從調整普通住房面積界定標準、賦予改善性住房稅收及貸款利率優惠、強化多孩家庭保障性住房供給、在人均GDP較高地區先行試點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實際上,去年伊始,在多地為“穩樓市”而發布的松綁新政中,已經可以頻繁看到針對二孩、三孩等多孩家庭的政策,但落腳點基本圍繞著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放寬限購數量等方面,即,在本地可動用的政策工具箱范圍內,適當給予二孩、三孩家庭政策傾斜。
然而,在普通住房面積界定標準、契稅面積標準等方面,當前仍普遍以90㎡為分界線,90㎡以下為普宅面積。一般來講,90㎡的面積設計成兩居室會使得各居室面積更為充足合理,也更適合三口之家。但由于當下很多家庭會考慮到未來幾年內的家庭人口結構可能會有其它變化,包括家里有老人一同居住,規劃二孩、三孩等,兩居的設計就會顯得很局促,難以滿足成長性的居住需求。
也因此,89㎡的“小三居”成為近幾年的搶手戶型,緊湊的三居設計似乎可以保證基本的二孩或三代同堂需求。但,畢竟受制于總面積,這樣的方案必然要犧牲部分臥室、客廳的面積,降低了各居室的舒適度。且隨著二孩、三孩家庭的增多,孩子的日益長大,這樣的小三居難以滿足家庭的更為長遠的居住需求。
然而,由于受到90㎡的限制,家庭的實際剛需置換需求變成了“改善型”需求,一方面需要繳納更高的契稅,一方面在北京等一線城市,還因失去首套資格而需要承擔高比例的首付和貸款利率等。
在國家轉向鼓勵二孩、三孩的大背景下,減輕多孩家庭的生育負擔必然是題中應有之義。另外,保障住房的剛性需求和支持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也符合自去年以來管理層對房地產的主基調。適時放寬對普宅面積的限制,既符合民眾的實際生活需求,也有利于房地產業的回暖與復蘇。
實際上,近年來,已有部分業內人士呼吁調整北京、上海等地的普宅標準。僅今年年初,就有上海市政協委員、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政協上海市第十四屆委員會與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提案,建議上海普通住宅標準可以根據房價水平每年動態調整,進一步放寬普通住宅標準,釋放更多剛性需求,使得這類話題再次進入了公眾關注的焦點。
今年以來,各地整體延續了2022年的寬松政策,除仍持續有城市放寬限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外,房貸利率也在持續。據悉,全國已經有超過50個城市首套房利率進入3字頭,最低首套房利率已經降至3.7。在此背景下,調整普宅面積限制也應屬于順勢而為的積極舉措,并有進一步深化探討的價值。
樓盤點評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