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產圈又不平靜,多家房企爆出危機性新聞。
8月14日,遠洋集團在港交所公告,預期集團上半年虧損約人民幣170億元至200億元。與此同時,遠洋集團還瀕臨票據、債券雙雙違約的邊緣。
8月10日,碧桂園發布盈利預警公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上半年預計虧損約人民幣450億元至550億元,預計凈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以及外匯波動造成預期凈匯兌損失所致。
碧桂園在公告中表示,自2021年以來,行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導致行業銷售和公開市場融資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
相關信息引起網友們的關注和討論,那么這對于普通購房人有什么警示呢?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針對已經購房人群和潛在購房人群提出以下建議:
對于已經購房人群的建議:
1、盡量爭取平安交房,如果房屋面臨爛尾,盡早提起相關訴訟。在未交房之前一定要盯緊開發商的資金監管賬戶,一旦發現開發商存在轉移資金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違法查處的申請。如果該項目的監管資金已經出了問題,房屋已經延期交房,那么該房屋爛尾的風險極大,購房人一定要盡早按照爛尾樓的思路進行維權,盡早進入訴訟或者談判程序,不至于錢房兩空。
2、充分利用信息公開。購房人們可以利用信息公開,對房屋進行全方面、深入的調查,在信息公開過程中,如果發現開發商存在違法違規點,可以視情況提起相關違法查處。一方面可以對房屋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督促開發商保質保量交房。
對于未購房但有購房需求的人群的建議:
1、未來買房時可以盡量選擇現房,現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掉很多期房帶來的風險。例如:爛尾、無法辦證等。
2、把握“住房不炒”的大原則,不要盲目跟風購房,要從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出發。目前,網絡上有很多專家、中介都在放出一些不實消息,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購房,大家攢錢不易,對于網絡上的信息要注意甄別。
3、購房前對開發商做基本了解。在購房前,要對開發商進行基本的了解,對于已經爆雷的房企,購房人最好不要再選購。此外,購房人還可以通過中國執行信息網、企查查等方式查詢開發商的相關信息,例如:該開發商是否涉訴、是否產生過房產糾紛、是否存在被執行的信息等,如果存在上述多種問題,那么購買該樓盤一定要三思。
4、房款一定要支付到監管賬戶。在支付房款時盡量不要刷POS機,而是通過轉賬的方式將房款轉入監管賬戶。此外,在辦理貸款時也要注意核實,銀行是否將貸款放入監管賬戶內。如果不知道該如何確認監管賬戶,可以仔細查看商品房預售合同文本,如果文本中沒有約定,購房人也可以到建委部門進行查詢。
樓盤點評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