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說起樓市,總有一種“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情緒。
曾經,“金九銀十”意味著樓市旺季,意味著人頭攢動,意味著房企秋收。然而,近兩年的房地產市場卻陰云密布,“金九銀十”黯淡無光。2021年,“三道紅線”之下,部分房企的資金流動性面臨巨大壓力,房企接連“暴雷”,購房者也因此蒙受經濟損失。疊加疫情影響,各地房地產市場不振,需求緊縮,信心嚴重受挫。去年的“金九銀十”前期則陷入“斷供風潮”,“保交樓”成了熱議話題,盡管各地項目展開“花式營銷”,各城出臺積極的房產政策,卻并沒有扭轉房地產市場受挫的格局。除個別熱點城市外,絕大部分城市的樓市依然處于“蕭瑟之秋”。
上半年的“小陽春”,太匆匆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在第一季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暖,特別是部分熱點城市,經歷了一波“小陽春”。然而好景不長,進入二季度之后則盡顯后勁不足,樓市再次掉頭向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6656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4.3%。商品房銷售額70450億元,下降1.5%,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0.7%。距離房產復蘇的預期,這樣的成交量實在差強人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首付比調至歷史下限,門檻大降
自7月24日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以來,樓市利好不斷,“好雨連綿”。特別是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下發《關于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通知》和《關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
內容提到,對于貸款購買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為不低于30%。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現行規定執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調整為不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20個基點。自2023年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可向承貸金融機構提出申請,由該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置換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
兩大重磅政策,無疑又給市場帶來了一場“及時雨”。一方面,新政給了城市更多的政策調整空間,一方面也給已經商貸過并承擔高房貸利率的購房者吃了一顆定心丸,減輕他們的還貸壓力,減少斷供等情況的發生。
而更引人關注的,則當屬一線、準一線城市官宣“認房不認貸”的政策。8月30日,廣州正式官宣執行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打響了一線城市“認房不認貸”的第一槍,隨后,深圳也于當日官宣“認房不認貸”,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9月1日晚,上海、北京終于先后公告執行“認房不認貸”,至此,四大一線集齊,給市場釋放了極大的積極信號。這是能從實質上能為購房者降低購房門檻、減輕購房負擔的政策,能吸引更多由于有過貸款記錄而受限于二套房首付和貸款利率的購房者進入市場,并聯動影響剛需、改善群體的購房或置換需求,讓市場流動起來。
新政之后,一線城市市場急速升溫
不出所料,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在新政后迎來了一個“熱鬧”的周末。據樂居探盤,新政后首日,北京連夜簽約、凌晨下班、到訪激增、座無虛席,上海看房熱情驟起 售樓員電話微信接不停,廣州多盤現連夜成交,深圳超強臺風都攔不住深圳買房人......呈現一片“沸騰”之景,且勢頭不減。
以廣州為例,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認為,整體而言,新政后的第一波市場反應呈現“熱點更熱”的特點:從區域來看,中心四區以及近郊的番禺、黃埔熱度要更高一些;從樓盤屬性來看,同一區域的改善盤表現要優于剛需盤。下一步,隨著政策利好的發酵,預計會有更多的剛性和改善性需求會被激發出來,從而帶動廣州樓市“金九銀十”的成交量重回復蘇軌道。
而二線城市則相對平靜,不及一線城市反響熱烈,還有待于進一步市場觀察。
另一方面,存量房貸利率的下調也正在逐步落實中,9月7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相繼官宣存量首套房貸利率調整細則,專家預計后續各大銀行存量房貸利率的下調將在9月集中調整到位。房地產市場迎來了久違的熱度,這是能惠及到更多購房者利益的政策,也是能夠切實為購房者減負的政策。
在多重樓市重磅利好之下,今年的金九銀十便顯得“恰逢其時”。今年的金九銀十能否趁勢而起,給市場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樂居特別策劃《金九銀十看市場》系列,幫助購房者撥云見日,了解本地最新房產政策,看懂當下購房能夠在哪些方便享受優惠,并在金九銀十期間選到理想好房。
樓盤點評
寫評論